• <ul id="kw00c"><sup id="kw00c"></sup></ul>
  • 人民網
    人民網>>靈境·人民藝術館

    唐代宮廷的閑適生活

    2024年08月08日09:52 | 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海外版
    小字號

    原標題:唐代宮廷的閑適生活

    《簪花仕女圖》絹本設色,無作者款印,亦無歷代題跋及觀款。清初鑒藏家安岐在《墨緣匯觀》中最早著錄該畫卷,認為作者是唐代周昉,后史書皆沿用此觀點。目前學界對作者看法不一。

    唐代是仕女畫的繁榮階段。唐以前人物畫多繪歷史宗教人物,用以道德教化;隨著經濟發展、社會開放以及審美變遷,唐代繪畫中的女性形象逐漸解放,開始展現自身美,出現描繪貴族仕女宮廷閑適生活的仕女畫。

    全圖共繪有仕女6人,分別作逗犬、執扇、持花、弄蝶狀。畫面無背景,有犬、鶴、辛夷花點綴,以表現宮中庭院之廣幽。仕女體態豐腴,發髻高聳,黛眉花鈿,衣著艷麗,妝扮服飾皆為典型的唐代風尚,端莊典雅。整幅畫構圖層次分明,大小有序,前后相呼,左右互應,避免了平鋪等距列繪的單調。

    唐人重色,本卷設色濃艷富貴而不媚俗。畫家巧妙運用色彩展現了仕女紗羅和肌膚的質感,傳達出柔和恬靜之美。精細高古的線條,又體現了人物簡勁圓渾的力量感。在春意盎然的宮苑,仕女們閑適狀態的背后,散發著憂郁、感傷、惆悵、悲切的愁緒,這與靈動的蝴蝶、犬鶴形成強烈反差,從側面反映出安史之亂后唐宮仕女們頹廢的精神面貌。

    在繪畫創作中,畫面的形態美、意匠美常由對人物形象和神態的刻畫表現出來。《簪花仕女圖》中人物刻畫傳神,細膩揭示了仕女的內在心理,使得畫卷鮮活,富有藝術感染力。

    (責編:葉偉、劉佳)

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
    返回頂部